大红袍,作为中国乌龙茶中的“茶中之王”,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受到了广大茶友的喜爱。那么,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呢?
一、大红袍的起源
大红袍,又称武夷岩茶,起源于福建省武夷山市。武夷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阳光充足,土壤肥沃,非常适合茶树生长。据史书记载,大红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明代时期,大红袍已经成为贡品,受到皇室贵族的喜爱。清代时期,大红袍的名声更是传遍全国,成为茶叶市场上的翘楚。
二、大红袍的品种
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,是半发酵茶。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,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,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。大红袍的主要品种有大红袍、铁罗汉、白鸡冠、水金龟等。其中,大红袍是最为著名的品种,被誉为“茶中之王”。
三、大红袍的制作工艺
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,分为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环节。
1. 采摘:大红袍的采摘要求非常严格,一般在春季谷雨前后进行。采摘的标准是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,要求嫩芽肥壮、叶片完整。
2. 萎凋:采摘下来的鲜叶要经过萎凋处理,使茶叶中的水分适当蒸发,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。萎凋时间一般为3-5小时。
3. 摇青:萎凋后的茶叶要进行摇青处理,使茶叶在竹篮中不断翻滚,促使茶叶内部的酶活性增强,为后续的发酵做准备。摇青时间一般为3-5分钟。
4. 炒青:摇青后的茶叶要进行炒青处理,使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减少,茶叶变得柔软。炒青温度要适中,一般控制在200-250℃之间。
5. 揉捻:炒青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处理,使茶叶形成紧致的条状。揉捻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,以免破坏茶叶的形状和品质。
6. 烘焙: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焙处理,使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减少,提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。烘焙温度要适中,一般控制在100-120℃之间。
四、大红袍的品质特点
大红袍的品质特点非常独特,具有“岩骨花香”之称。其外形条索紧结,色泽乌润;汤色橙黄明亮,滋味醇厚回甘;香气浓郁持久,具有独特的兰花香;叶底呈绿叶红镶边状,十分美观。大红袍的品质受到原料、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因此价格较高,是茶叶市场上的珍品。